看到当时的一些评论,忽然想起来那时候追过我的某几个男生。。。
—————————————————————————————–
晚上公车回学校,又碰见Antonio同学同路。聊天时候说到公司的秋季运动会,于是准备参赛的Antonio顺便给我普及了一下钉鞋和塑胶跑道的常识。我听他津津乐道的说圆钉方钉等等的区别,不由得也跌入过去的回忆中不能自拔。
下面就容我来掰和掰和,显摆显摆,我在中学六年奇特的田径史吧。那是我最乐意拿来吹牛的一段历史了。嘿嘿。
我在同一个地方度过了我美好的六年中学时光。那时候我们学校还很朴实,没有跑道也没有喷泉,当然也似乎没有精致的花园。于是六年的校田径运动会都是在省体育中心举行的,也于是乎我只踩踏过标准的塑胶跑道,嘿嘿。所以Antonio和我说北大和北航的跑道软硬程度不一样的时候我那是相当的惊讶呀。
初中时候我跑步跑得很糟糕。不幸的是,偏偏我又身在一个女生体育暴好的班级。印象最深的是,初三那年的运动会,女子4×100m快比赛的时候,我们班病倒了两个参赛的同志,于是临时换上两backup,可也没轮到我。体育委员在选人的时候其实是有点儿犹豫的,但考虑到我没有短跑比赛的经验,所以我又一次当了快乐的看客,深以我们班集体能量强大为傲的快乐的看客。^_^。
然后我就顺利的升到高中。而初中时候我们年级在校田径队效力的三个女生,跑得最快的那个家伙,换了个学校。于是奇迹开始埋下伏笔。当然我是浑然不觉的,在命运奇异的轨迹下不知不觉上了圈套。高一的时候班上女生的身体素质欠佳,我被班主任恐吓着去跑100m。忘了第几名。我们的比赛是按年级比的。反正进了决赛罢了。当年同时跑了400m,成绩类似。高二的时候因为帮体育委员游说某些人去参赛无果,一怒之下,亲自去跑大家都觉得最难的200m。再然后,被体育老师拎去校队了。教了我六年的张玉华,终于在第五年的时候勉强记住了我的名字。真是tears~~
校队训练是很短暂也比较不堪的一段时光。我忘的差不多了。记得八月的每个清晨要去学校跑圈,偶尔会去省队训练的那个大院跑圈(实在不记得名字了),那里有许多耐力爆好的小朋友,瘦瘦的小小的,但是不停的在重复快速的跑圈。当时觉得他们的生活真无趣啊。-_-b..开学之后改成每个傍晚训练。第一次把老师那个办公楼给蛙跳完若干趟再摇摇晃晃走回班上的时候,潘航航看见我面如死灰,以为我大病中,关切询问了一把,然而我当时真是身体也如死灰了,啥都没说出来。再然后看见不同的和我同练的师妹们在往返跑训练中大腿抽筋。再然后,看见拿过N次市跨栏冠军的师妹在日常训练中摔出血来。我真的觉得怪可怕的。嗳。后来我就慢慢开始偷懒。在跑十圈的准备活动中和师妹一起漏数圈数。在踮脚尖练习中同样的偷工减料。等等之类。
事实上在校队的日子是我比较郁闷的一段时光。我是半路被拎去校队的。所有的女生都跑得比我快。包括主攻长跑的。包括主攻跨栏的。最深刻的一个例子就是郑丹这个小孩。据说她去竞选校体育部长的时候,直接甩出一坨亮闪闪的奖牌给观众看,非常拽。而真正比赛的时候,她总穿一身黑,跑得跟个疯子似的,非常快,不过还差点儿到国家二级。不知道我毕业之后她是不是如愿拿到二级,毕竟低了我三个年级,还有极大的成长空间。
再回来说我自己。虽然校队里跑得是最慢,但不妨碍我在年级里,在校运会上大出风头。高三那年,学业是很紧了,校队里我们年级只有两个女生,都在我们班。君君和我。我们的教练让我们选不同的比赛参加,不能自相残杀嘛。其实我的400和800从来没有君君快,而她的100和200却未必不如我。但是为了集体缘故,所以我们很自觉的划分了一下,她负责拿400和800的冠军,我负责拿100和200的冠军。而4×100接力的问题,则不是冠军不冠军了,我们的愿望是破年级的纪录。当然我们如愿以偿。风一样跑完,我们四个人走回班级所在的看台的时候,意外地迎来了全班所有在场同志们热烈长久的掌声。那是我中学六年最得意的瞬间,是其他竞赛获奖所远不能及的一种得意。那种集体通力合作的完美成就感,简直是我回忆中最辉煌而甜蜜的了。可惜之后我就毕业了,离开了三中,也离开了跑道。不再知道后来究竟是哪一届,破掉了我们当年的纪录。
离开了中学校园之后的我,基本上再也不跑步了。六七年前的光辉战绩,永远封存于记忆深处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