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一下2021年的书单,虽然没看几本书,但其中有8成左右都是闲书。可见成为大人还是一个很自由愉悦的事情,不需要再像小时候那样偷偷摸摸的看闲书了。诸如在回家的路上走着看、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在写作业的时候压在数学课本下看,还有在英语课上藏在抽屉里看。。。
而从小喜欢过的闲书类型,也根深蒂固的跟着走了。简直就像手心里的那颗痣一样。散文仍然爱看,小说占比也巨高不下。说来对我的人生,无论是工作亦或是生活,好像也没有太多指导意义。这样说来,其实闲书里还有一类,是对塑造三观、以及认识世界还是有指导意义的。那我就分这两类来简单说说去年都看了啥吧。
闲书第一类。归为此类的关键词有:推理、律所、历史、散文。
推理我看的最多的当属东野圭吾,一如既往:希望之线、风雪追击、无名之町、没有凶手的暗夜。没有太大波澜。但这一年还看了两本其他人写的推理,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一本是消失的13级台阶,一本是绝叫。前者拿了日本推理小说至高荣誉江户川乱步奖,这也是为什么我去买了这本书,以及看完后内心震动。社会派推理果然更发人深省。绝叫是一本看完后非常压抑的书,因为里边的案件,我也知道实实在在地在日本、在台湾都发生过,所以为着人性的恶毒而难受了很久。
历史相关只看了一本,馒头大师写的《历史的温度5》。什么时候能开始看罗马人的故事啊(忍不住扭头看了看书架上的一整套15本)。但我也很怕自己问自己说,看这么多无关紧要的书,到底有什么意义。(所以这一年我跑去看了一本书叫做《活出生命的意义》,哲学系列书籍)
散文,看完的就一本,《我想遇见你的人生》。作者是我之前并不熟悉的一位台湾学者、作家、乐评人杨照。偶然了解到他写的这本书,貌似是我在翻一个古典音乐公众号的时候,看到介绍一个来自台湾的天才少女钢琴家–杨照正是她父亲。看这本书的那个时间段,正是我无比躁狂的一段日子。然而每次翻开这本书,我都能迅速的平静下来。特别清新温暖又人间美好的一本小书。类似的可能有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刘墉的《少爷小姐要争气》。后续我也找了杨照的其他书,讲历史的之类,但是就兴趣不太大。
律师系列。啊我可太喜欢看发生在律所的故事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好像这一年只看了两本:女神蒙上眼、朱糖的律所江湖。都是网络小说。还跑去加了朱糖作者的微信和微信群,又屁颠屁颠的加了她的小红书。哈哈哈,我真的太喜欢她了。貌美如花又智商超群,做什么都能做到出类拔萃。后来又在群里被安利了又一本诉讼案件开场的小说,叫做《不落雪的第二乡》(啊其实是2022年年初看完的)。作者和朱糖作者都是康奈尔法学院毕业的,文字功底也是好的不得了,喜爱男主到最后掉眼泪的我,现在也在巴巴地等着实体书的出版。前几年还买了《三万英尺》的实体书,马曳的后续一系列小说也在持续追随中。我甚至还追了她老公、前麦肯锡大佬的,公众号。为着能看到一些电光石火般明亮的智慧而暗喜。嗯这种快活都是难以与人分享的。call back,女神蒙上眼,也是我私心很喜欢的一本小说,三观极正,讲了在律所工作的三个女主的成长故事。
闲书第二类。活出生命的意义。心理抚养。最好的告别。如何不喜欢一个人。啊下次再补上。
原先想好的结尾:之前在朋友圈贴过2021年书单,sharon跑来点评说,还是一个文青啊。我回复她说,啊也仍然是过不好这一生啊。
很好
好吗?我本来打算发个公众号,可是写完又觉得写的挺没劲的。。
发公众号干什么,哈哈,孤芳自赏不香吗
好书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