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水木上找到我在七年多前写的小说,看了两眼,有点吃惊,我还写过这样的小说呢。小时候真是又傻又可爱呀。那时候的我应该是在大二的暑假期间。
——————————————————————————————-
想念止步
―― 记住,让它轻轻的止步,就好了。
自言自語
偶然在水木上找到我在七年多前写的小说,看了两眼,有点吃惊,我还写过这样的小说呢。小时候真是又傻又可爱呀。那时候的我应该是在大二的暑假期间。
——————————————————————————————-
想念止步
―― 记住,让它轻轻的止步,就好了。
明天是我生日。
我记得六七年前我第一次做规划类型的咨询项目,第一次有了规划的概念,和同事聊天说人生规划。后来我写了篇博客,说不知道五年后我在哪儿,是否嫁人生子。
如今一晃这六七年都过掉了。
有些朋友在路上失散,老死不相往来。有些道理我已经坚信不疑。庆幸大浪淘沙还剩下最值得信赖的朋友继续在路上同行。其实我是愿意相信最初的判断,一直到死。但是有时候真是身不由己。
从去年夏秋开始,我算是settle down在北京的一个小角落了。从看房到买,到装修,到住进来至今,已经过了一年半多了。我还一直非常热爱我的家。愿意为它努力工作,去好好地供养它。这个房子大约是我从小到大付出最多心血,最全力以赴的一件事物。与之相比,高考、找工作什么都弱爆了。我习惯嬉皮笑脸地面对生命里出现的很多事情,从不觉得应当严肃认真–那多没意思。所以也格外地珍爱我的窝。这也是我三十多年里干过的最骄傲的一件事情。也迎来六七十号朋友的参观。
然后花了蛮长的一段时间去适应不出差的,在北京的生活。应该说更多的是去寻找自己。至今我仍然一个人。经常独来独往。也经常还是没有人说话的状态。不怎么写字,所以很多的事情是闷在内心深处的。所以,还有一个课程,就是面对自己。
毕业那阵子我有自己的座右铭,我很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没想到,如今我开始希望有梦想,并且梦想能成真。我在迷宫里走了很久,隐约见得一点点曙光。我可能穷尽一生也够不着所谓的梦想,但是至少我可以在工作之余的所有时间里去接近它。我对自己极其宽容。觉得,活着是最重要的事情,然后,是怎么活。反过来想当年的座右铭,很庆幸依然适用。我的各种三观调整过很多轮,但是依然还是没有特别大的变化。
在丢掉很多朋友的路上,也认识了不少新朋友。我依然很难与人交心,但凡是交心的朋友都希望能是一辈子的朋友。珍惜一切在路上的感情。
先写到这里吧。
由于做了几个重要的决定,所以真的是,在生日即将到来的时候,反而更加期待的是一年后的自己。
因为我已经知道自己是谁了。
过完2013年的我,终于得以腾出手,腾出时间和精力,去过我想要的生活了。- 这算不算一个很棒的年度总结?
其实过去的这一年的大多数时间里,我都是极其孤独辛苦、乏味又无趣的。
我的生活。
开年就奔忙在独自买房的路上,间隙去了无数家医院,然后开始装修,中间抽空去动了个小手术,恢复没多久开始边出差边装修,然后焦头烂额地搬离了住了三年的呼家楼。每次飞回京就暂住在三姐家里,继续装修。结束出差后一跺脚就住进了硬装还未彻底结束的新家里,天天与阳台上的都芳漆共枕眠。
情绪崩溃过若干次。波及到某些人。也厌恶那时候的自己,却一时挣脱不了。
我在一月初第一脚踏进眼下这个房子,七月初开始住。一边住一边继续装修。还记得我刚住进来的时候房子里还是装修用的100w和200w的灯,其中客厅那一只有一天忽然就飞身落地–炸了。然后我就胆战心惊地在卧室的另一只裹满了灰尘的工程用灯泡下度过了最初的几个夜晚。等到卧室装灯时,电钻钻下来的水泥砖块又掉了一床一地,我就跪在床上一颗颗的捡。
装修的这半年有很多很艰苦的,也不为旁人所知的故事。但其实买房过程也蛮跌宕起伏的。印象最深的是不到七点爬起来去排队,夜里十一点出门去税务局围观中介和黄牛们的通宵排队,以及一整周都没在网上约上号然后愤怒地给市长热线打电话。最后一切都掐着点儿顺利搞定了,前房主叔叔阿姨觉得我无比能干,一度非要送我字画送我贵宾犬以示感谢。
后来就一件件地买电器,买零散的家具。ex也跑来帮我去宜家扛东西,帮我组装。至今也依然清晰记得他扛着镜子在夕阳下用反射光晃我然后两个人哈哈大笑,也记得他把镜子从他的车上卸下来靠在楼底的墙上就对着镜子开始搔首弄姿地跳舞我又笑死了。这一年里他帮了我不少。从陪我看房到测量到画图,从陪我和工长吵架到和中介吵架,从去医院里看我接我回家给我买饭菜到暴雨天背我回家给我干家务。我很感谢他。但也很遗憾我们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
更多的时候我就真的像一个民工一样地在我家的工地上呆着,满身汗满身尘土和白灰,四周环绕各种工具的噪音和工人们的声音。没办法,我是个一米七的大个儿女汉子呢。
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过的最苦最孤独的一年。
买房和装修的日子里我几乎和朋友们都断绝了往来。工作上也并不上心,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房子上了。装修的所有大小细节都是我亲自挑选决定的,包括开关的品牌、墙漆的颜色、暖气的高度、阳角线的数量,所有。如今停滞在软装上。春节后我会再重新开始做这件事。软装比硬装更能体现一个人对于世界的看法。写到这里真心想推荐一本书,阿兰德波顿的《幸福的建筑》。我觉得我能死扛下来那么多辛苦的事情,和之前一直在看这本书,在看日本的《全能住宅改造王》有很大的关系。它们是我的精神支柱。当然工作多年积累下来的各种能力,尤其是项目管理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发挥。
再后来朋友们一波一波地来看我的家。我陆陆续续收到了无数礼物,来自世界各地的礼物。有一天闲来无事数了数,来过我家的人数已经飙到50人,明年还会继续增加。
这一年没有学什么新东西。只是对室内设计无比着迷。
秋天的时候圈一家五口回国。这是上帝赠予我的,未来三年里最好的礼物。
如果打分,我要打90分。我尽力了。
我的工作。今年参与了三个项目。
第一个项目培养了我对银行业务的整体观念。但是项目很压抑。我并不忙,所以加班尽管天天加班到至少晚上九点,但是我依然见缝插针地远程遥控我家的装修现场,安排购买了很多装修材料,安排飞回去的周末的所有事情。
第二个项目里我刚开始真心做了一些创造性的工作。后来就被摁住了,开始带小朋友干活,我几乎不干活。轻松的很。但是大量的沟通和交流,没有空闲时间去做之前那个项目能偷偷摸摸完成的装修的任何安排。整体而言这个项目依然没有很大挑战性,并且荒废了我某些方面的工作能力。没怎么用到我的智商。
第三个项目里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心态平和。也几乎没有用到我的智商。完全没有工作压力,反而期间有几次因为同事的工作方法而差点暴怒。
我依旧还是看不惯工作不负责任的人,也暗自鄙视工作方法不够聪明的人。
新认识了不少很棒也有趣又热忱的同事。发觉自己看问题仍然有片面和短视的情况,而且很容易被激怒。等等。
如果打分,今年工作只能打70分。
—————————————————————
年末的时候对于前途无比迷茫。我知道我一贯是学什么都凑合但是都不能极致的人,也并不想把事情做到极致。如果人生是很多个维度,我希望我能都做到均衡,而不是为了一个维度的极致而放弃掉其他。这也是我和ex最大的分歧点。他只要他的事业。我还要我的生活,我的各种兴趣爱好,也曾想要我的家庭。
我知道我在花费很长的时间,孤独地走很长一段路,去试图搞清楚我到底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是茶还是酒。是红茶还是普洱,是铁观音还是茉莉花,是梅洛还是希拉,是赤霞珠还是黑皮诺。对于眼前的世界的认知和判断,可能我比旁人要晚也要迟钝,但是至少我在这条路上,我在思考,我在走。
无论如何,日子已经一天天的好起来了。虽然我还是会隐隐担心我的未来是否能维持住当前眼下的生活水准,但是在此时此刻,我真心觉得我的精神世界已经自由了。未来我有大把无数的时间去热爱世间有趣和美丽的事物,去追寻我想探索的知识和答案。在某种意义上,我也仍然拥有选择的自由 – 在不幸和幸福之间。
初中时候,我在卧室里贴了一张coco的海报。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表姐都认为我是coco的忠实粉丝。但事实上,那是我们班在元旦晚会的时候采买用于班级布置的海报多了一张,被我顺回家了而已。
读大学之前看电影很少,也没什么自己的磁带,所以想来想去是没有特别喜欢过哪个明星。现在回头一望,还是有一点儿心疼当年的自己。没什么见识,没开过眼界。
所以后来漫长的岁月里,但凡有人问我,你追过星吗,我都回答说是的但是都是体育明星。通常我会说两个名字。实际上应该是三个。韩国一个乒乓球手、意大利足球明星、德国网球明星。我几乎已经不记得韩国姑娘的名字了,隐约是朴境爱之类的发音。而在亚乒赛之后似乎也不再见过她的身影,不是个非常厉害的选手。但是当年迷的我每天一放学就冲回家看比赛。
现在快四十岁了。突然有一天,就像当年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一个体育明星那样,我莫名其妙地开始喜欢一个言情剧里的男主角。查了一下,竟然是个95年出生的小鲜肉。天哪那时候我都初中了他才出生?!然后天天下班了冲回家看电视。把网上能搜到的八卦新闻视频全部看了一遍,连ins都被我找到了。
非常忧伤。当年不能理解为什么一群阿姨奶奶追着TFBOY难以自拔。如今的三个小孩已经长大,我也开始慢慢的欣赏起他们来。更要命的是,我竟然开始胡乱痴迷起来95年小朋友。颜值高、身材好、品味出色,等到我在微博翻到他的字迹竟然非常漂亮,真是瞬间沦陷。糟了糟了,突如其来心动的感觉怎么办!
从来没有特别喜欢过什么明星的我,手足无措。我该怎么办?
PS,小鲜肉的花美男造型估计在短期三五年里很难有什么变化。中戏毕业后接的也都不是什么很好口碑的电视剧,虽然我非常喜欢他但是恐怕孩子一时半会儿红不起来了。就算是红,也不是实力派的那种。还是希望他能红起来,能接下来几个国际大牌子的代言啊。但看娱乐圈八卦这么多年,时也命也运也,who knows。
写个标题,占个坑。免得拖拖拉拉最后又什么都没写。
我与我的过往理想,距离了十万八千里那么远。
少年时期。
记得读中学时候,我在抽屉里锁着我的日记本。现在仍然记得,我在某一页写着,希望以后工作了,能开着自己的车去上班,把笔记本电脑扔在副驾驶位置上。已经过了二十多年了吧,这一幕从未出现过在我的现实世界里。
青年时期。
等到了真正毕业开始工作时,又有了新的理想。记得那时候我在上海出几个月的差。当时在博客里写,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工作上有专业精神、生活上也能享受乐趣的人。用了一个当时很流行的英文词语来形容。但现在已经忘得一干二净。而博客地址,更是烟消云散。想想十分可惜。那时候我同时在写两三个博客,msn space,blogcn之类的。写给朋友们看的,以及单独写给自己看的。
后来年岁渐长,有了自己的狗窝,生活和情绪也逐渐安定下来。于是又生出了一系列的美好理想。2014年,我正儿八经的记录了一段文字。目前还有案可查。“要游泳很好台球网球都很好。要唱歌很好,写文章写字都好。做一手好菜,知道茶,咖啡和酒的门道。懂的古典的美妙,也听摇滚和爵士。要身材很好,穿什么都好看,懂的时尚和美。要懂哲学美学历史文化建筑和社会学。瓷器,家具都要懂。花草植物,都要知道。也要懂心理学。要去过很多地方,看过美丽风景。在事业上得到认可收获尊重。在生活里永远学习,不肯妥协。” 我一直没有忘记这些,所以事到如今,只能叹一口气说,嗨理想你啥时候来看我,咱俩咋还离着十万八千里呢!
中年时期。
来京即将20年。翩然而至的中年危机感,也并没有放过我这个独来独往的人类。告别所谓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上一份工作,我已经相当的适应每天人潮汹涌的地铁里拽紧我自己的日子。偶尔会想一想未来。
在年少以及年青的时候,我未曾想过环游世界抑或改变世界,甚至连自己要努力奋斗拼搏考上清北的理想都没有过,实在是个胸无大志的平凡之人。反省来时路,我也在想,是不是也有过那么一些时候,我曾经期待有那么一个人出现,能执剑把酒走天涯、并肩看尽长安花。然后就蹉跎至今。但一个人也自有一个人的好处。
关于未来的理想。
当然还是希望能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最美好不过是终能遇见相爱的人,再有一双活泼可爱的儿女。能住在市中心宽敞的高层公寓里。公寓里有大落地窗,能望见花园,也能望见都市夜景的繁华灯火。公寓里有大棵绿植例如绿萝和琴叶榕,也有常年的大盆应季鲜切花又例如茉莉和绣球。还要有最好的音响设备,随时可以听到古典、摇滚、爵士,民谣也行。书房的沙发边除了有盏台灯,还要有一块土耳其地毯。
还希望这辈子能在国外学习或者生活一段时间。不是指旅行。半个月也是不够的。
希望能够有经济实力和头脑能力照顾好父母的晚年,让双亲能有身心健康的最后时光。也就是说,我不能在他们之前走,以及不能放弃努力工作(赚钱)。
自己要早一点立下遗嘱。如果遇到意外就捐献器官,如果失智就选择安乐死。绝不过度抢救。如果仍然孑然一身,钱财转赠表妹表弟家,简单的帮衬左右。届时如果他们也宽裕起来,就捐赠公益组织。书籍唱片衣物等等悉数捐赠。如果有奢侈品包表首饰之类,全部赠予Stella·LAN小胖纸。
目前能想到的就这些。
虽然觉得写的都是废话,但是不写好像也就转眼忘记掉了。
只能说我会努力写写废话吧。
距离2019年春节已经不到一个月了。还会飞回来北京3次,然后就过年了。
2018年于我而言是非常不太平的一年。周折的离职,忐忑的入职,困难的适应,以及重新找回来一些生活本身的乐趣。最后是身体上的一些警示。
——————————————————————————————————–
工作。
——离职。毕业10年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曲折,这一年可能是最周折和痛苦的。并不想回顾。从2017年年底直到2018年5月,都为着命运的不公、老板的虚伪奸诈和HR的又蠢又坏而备受折磨。各种睡不着,各种奔波,为寻求正义的声音。想一想还是应该感谢北京和上海的12333,上海老阿姨发短信打电话来安慰我支持我,也才最后让我放下了。结果应该说并不好,我自然只能忍了认了。人生哪来那么多公平和道理。
—–入职。从乙方转到甲方,真心忐忑。上班后逐一认识部门同事们,大多是热情直爽的跑来打招呼。和前司那种大多数是高傲冰冷的同事真是截然不同。
—–适应。极其不适应。有很多时候真有种从云端跌落地面的痛感。
同事环境:身边的同事从哈佛剑桥北大清华变成了各种国内二流三流院校。几乎没有人懂战略,没有人做过真正的战略项目。好处是我也不再需要仰望一群省市状元们的高智商,但取而代之是被某些同事的愚蠢而气的半死。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在沟通一些简单的事情,自己的转速被迫变慢又变慢。深刻体会到人类智力的阶层差异。
差旅待遇:出行和酒店纷纷降级。全价航班、滴滴专车再也没有了,住惯10年的全球连锁酒店集团的中高端酒店几乎全部住不起了。我开始学习坐地铁去机场,开始学习住local酒店。差补比从前的一半还要少。也不再有项目经费、公司协议可以随便大吃大喝,也没有电话费补贴可以随意打长时间的电话会议。
感情。
完全不需要写这个章节。完整的一年里,没有遇到任何喜欢的人,或者喜欢我的人。不过确实还是希望能遇见一个品格端正,聪明努力,又热爱生活的大男人。一起过热热闹闹、烟火缭绕的后半生。
—————————————————————————————————–
生活。(entertainment)
——娱乐:到了新公司之后,工作真的很轻松,复杂度和工作强度都削弱了非常多。但也仍然在飞来飞去。所以在前三个季度,几乎都在看各种电影和电视剧。
我来数一下电影:至爱梵高、神秘巨星、无问西东、头号玩家、唐人街探案12、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三块广告牌、3 idiots、Still Alice、Eat Pray Love、犬之岛、后来的我们、万物理论、至暗时刻、我们所知道的生活、叫我第一名、借物少女爱丽缇、网聘女伴、单身指南、魅影缝匠、西虹市首富、影星常驻利物浦、小偷家族、海街日记、精灵旅社3、蕾梦娜和姐姐、乱世佳人、镰仓物语、夺金四贱客、茉莉牌局、超大号美人、妈妈咪呀2、神奇动物在哪儿2、玻璃城堡、龙猫、网络迷踪、家族之苦3。貌似还有几部。
电视剧:傲骨之战S12、德雷尔一家S123、unnatural、短暂的婚姻、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S1、The suit、TBBTs11-12。
直到最后一个季度,才开始断断续续看书。但也完全不系统。主要是看东野圭吾。白金数据、沉睡的人鱼之家、第十年的情人节、虚无的十字架、学生街的日子、盛夏方程式,大约这么小十本吧。还看了石黑一雄的远山淡影。阿婆的五只小猪、破镜谋杀案等。亦舒的两三本。匪我思存的《爱如繁星》。马曳《此岸》《三万英尺》。《历史的温度》第二本、《小家越住越大》的第二本。正经的书呢,貌似只有一本,吴晓波的《激荡十年水大鱼大》。然后是小顾聊绘画的2本。蔡澜的《我决定要活得有趣》。龙应台的《天长地久》。高木直子的《一个人住第9年》《两个人的头两年》。讲生老病死的《最好的抉择》。
另外,秋冬的时候开始看音乐剧了。虽然也就三场吧,堂吉诃德、RENT、Chicago。但真是好喜欢RENT和Chicago的电影版啊哈哈哈。原声带听了无数遍。话剧呢,在年初看了陈佩斯的戏台。夏天看了若干场世界杯。
最后再细数一下娱乐节目:奇葩说、吐槽大会、梦想的声音、中餐厅、明星大侦探、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闺女、一本好书、圆桌派、幻乐之城、中国好声音。排序不分先后。
——旅行:三次。一次国内,两次国外。
国内主要是年初休假去了苏州、杭州。
国外一次是三月底去日本看樱花。非常棒的一次度假。看到了完整的樱花周期,花开花落,还泡了温泉。一次是国庆去欧洲四国:德国、捷克、奥地利和荷兰。很喜欢阿姆斯特丹。正式解锁了欧洲一人行模式。
哦对了还去了一次香港。
———————————————————————————————————
身体。
其实在秋天已经开始找了工作室的私教开始健身。北体毕业的姑娘,早年练跨栏的。刚见到我的时候,她一直执着的认为我也是个练体育的。但肥胖如我,打死都不愿意承认自己也在校田径队里练过跨栏。然后就开始康复训练,为了恢复扭伤的膝盖。
年底突然发现自己可能长了肿瘤。然后是活了半辈子的第一次惊慌失措。以为自己要挂在人生半路了。当下想了许多,父母未来怎么办,自己未来怎么去医院。到底有哪些人生的愿望。还有哪些遗憾。最重要的是什么。所幸最后到协和,医生表示没什么大碍,定期复查就好。但也依然排除不了人生的未来,可能被癌症击中的厄运。
自由。
圈前几天给我发过一段复旦哲学女博士陈果老师的上课视频。里边谈到,不要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以及要喜欢你自己。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自己。可能不算讨厌,但也不算喜欢。
大致先写到这里吧。2018年,慢慢放低心态,去接受自己是川流不息大马路边上的普通人的一年。
冬至后的第一个周日。出门去透气。天阶火树银花的,圣诞气氛浓烈。隐约想起来去年这个时候我整理了一个圣诞歌单。
这一年,过的跌宕起伏。先来回顾下算命先生的三个预言。尽管2018年还未全部落幕,但基本上来看,也可以做一个回顾了。
第一点,官讼是非。还没有轮到打官司,但也是走了劳动仲裁。被HR威胁、蒙骗,各种suffer。最终也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待遇走完完整的离职流程。直到四五月份,有时候想起来还会愤怒又难过的睡不着觉。随着新工作的投入,才慢慢平复了心情。
第二点,所谓工作上的奇遇。被offer了去公司董事长办公室的一份工作。然后我想了又想,最后拒绝了。一个月后,这位大领导被任命为全集团联席CEO。前前后后我也一直在想,这算不算奇遇?anyway,被我拒绝了。奇遇再见。
第三点,所谓情感上的奇遇。被介绍了某功成名就设计师大叔吧。年纪大了10岁,这倒是无所谓的。但是实在是,过于老气横秋,令人生无可恋。所以没两天,又被我拒绝了。全年也就这么一个介绍,能不能勉强算作奇遇?我也不知道。anyway,再见。
其他。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