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情恍惚的一天

早晨六点多被周边噪音吵醒。蒙着头睡了会儿怎么也没睡着。在胸口摸到一个很大的硬块。立刻就打了个激灵。又摸了一次。

然后就陷入巨大的panic。结合最近喉咙痛了一个多月,膝盖疼了一个多月,我的身体到底有多糟糕,就开始害怕。

我还单身啊,我也还年轻啊。以后爸妈怎么办,我是不是来不及加保重疾险了,没买定期寿险好遗憾。房贷又怎么办。是不是得开刀,要不要切除,然后是化疗还是放疗。我一个人怎么完成看病、治疗的慢慢长路。回头还能回去工作吗。还升什么职,背什么单词,奋什么斗,健什么身。我要不要开始写遗书。我还能活几年。要不放弃治疗好了。我有没有足够的钱治病。如果不治疗了,我要怎么活剩下的时光。只睡了五个小时的我,脑袋里一片混乱,和慌乱。

去机场路上,浑浑噩噩的一直在想后续,也顺手查了查资料。为了不堵车而去搭地铁。结果地铁坐错了方向。醒悟过来再下车,时间将将好到机场登机。然后。我又坐错了车。到了机场只能柜台改签,花了500多元。心疼还有啥用。大病当前的。

人生还有哪些不能放弃。还有什么是我特别想做的事情。我不知道。我甚至也不知道我想不想哭。但也并哭不出来。

我非常害怕。

一个人住第X年

高木直子在写完一个人住第九年后,也就是在她40岁的时候开始遇见了另一半,一两年后结婚生子。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在亚马逊看见推送说,高木直子出了新书两个人的头两年。哇塞,好激动,直接去预定了一本。

我也一个人,嗯,住了,多久了呢。大概也是九年或者十年吧。我表姐曾经说,好佩服你,一个人居然不会怕的。但事实上,我却反过来很enjoy独居的日子。很多人轻蔑的说过我,一个人怎么会有许多事要做。我也很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是啊我一个人也非常忙的。

为什么一个人就无事可做?

厨房里可以研究菜谱,可以准备食材,可以下厨炒菜煲汤,还要洗碗洗锅。经常一进去就能很快消耗掉三两个小时甚至更多。但其乐无穷。

书房里可以看书、背单词、听music radio或者蓝牙音箱。我有巨长无比的书单,工作相关的就有金融、经济、财务、战略、咨询等等。更不要说其实我最喜欢看的都真正是世俗无用之书,比如侦探推理、历史趣闻、艺术八卦、经典小说、建筑设计。都屯着,大多没看过。真心希望能有大块大块的完整时间,可以都用来看书。

客厅。客厅最可怕。电视娱乐节目我都能看上好几天几夜,例如一本好书,例如明星大侦探,例如中餐厅,例如中国好声音。最近还开始看音乐剧。RENT的电影版本我至少看了四遍吧。还有美剧、英剧、日剧,blablabla。

哦对还有做家务,无穷无尽的家务活。例如收拾房间,例如扔东西,例如给花浇水。然后就要琢磨怎么能把家务活做的更整洁、更有效率。OK我需要升级工具,那么开始逛淘宝,开始买吸尘器拖地机。一不小心,又跑题去看看淘宝熟悉的店里有没有上新的衣服、鞋子。时间哗啦,又翻过去一大片。

当然还可以出门去健身、去逛街,到公园里去散步,或者去看展览。我是完全可以自己跑去景山看日落的人。以及去旅行。出门前需要花一大把时间做功课,研究交通工具,研究住宿条件,研究历史人文。回家来又要花一大把时间,整理纪念品、整理照片,研究自然风光或者历史人文背后的典故传说。忙的不亦乐乎。

所以在年初有阵子待业家中时候,真恨不得能待业个大半年。那阵子有一次和以前同事们聚会,有人说到在家赋闲太久也是无聊。我说怎么会呢,我可以(一个人)玩好久都停不下来。

一个人多自由自在。怎么会无聊呢。我一个人住了N年,都没有腻味过。到今天仍然乐在其中。非常喜欢在自己可爱的小家里宅着。从早到晚,伸懒腰、打哈欠,喝咖啡喝牛奶、喝茶喝酒喝汤。我想,大约到老,自己都不会厌倦的。

仰望星空

两周前,在深圳见了Sharon。这是她告别单身后的多年以来我们第一次单独见面。聊起她刚看完至爱梵高的电影,她激动的语无伦次,完全无法跟我正常描述影片到底说了些什么,又是以何种形式呈现。

抱着极大的好奇心,我大早上起来看了这部电影。

故事非常简略,简略到似乎还没展开完整画卷,就忽然收了尾。期间我想起中学时候第一次在美术课本上看见星空的瞬间内心的震撼,想起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杜塞尔多夫美术馆零星看到过的梵高的画作,默默地问自己,是不是未来应该去一次荷兰。

我仿佛能理解梵高的孤独,和临死前的绝望。区别只是我是普通人,我没有任何天分。所以对于人世间的情感体验,可能不会那么深厚、铺天盖地。但是孤独也快要吞噬掉了我。

也想起那句老话,对于英雄主义的解读。看清了真相,仍然热爱这个世界吗?仍然还能善良、心怀正义和怜悯吗?我也希望我能够。但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

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starry starry night响起来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及其克制地掉了眼泪。最后发现,整个影院只有6个人。

 

再见2017

飞速地翻到了2017年的最后一页。打算也飞速地回顾一下这一年。

2016年底没能如愿升职,仍然是因为一年前被当时的项目经理诬陷的事儿。内心深深不满,暗下决心在半年后离开。2016年的最后一天,我在微博里写“仍然是一个人吃饭,在一年的最后一天。和去年相比,暂时是比从前安全,这半年没有失业问题。但也和自己说,我的理想仍然是稍微有骨气一点的活着。所以眼下这家公司不是我的目的地,只是一座通往目的地中很难走的桥。​​​​” 然后那天晚上,我还在学习BCG的资管报告。零点左右,望着楼下车水马龙大塞车,嘲笑热爱过跨年的年轻人儿们。

2017.

1月
开始读书。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1和2,看得我心潮澎湃,对金融有了和从前完全不一样的认识。
月初,记录自己想去旅行的国家“韩国、越南和柬埔寨”。
月底,韩剧鬼怪大结局,韩寒电影乘风破浪上映。我开始想买康定斯基同心圆的油画,也开始尝试理解父辈的成长历程和心境。
2月
过完年返工兰州。
月初上映爱乐之城。喜欢city of stars的旋律,令我想起那个优雅又迟疑的时代。
3月
十八摸的合伙人来邀请我回去。我不胜唏嘘,然而也知道回是回不去了。中旬的时候,又再次慌乱到觉得应该改简历找工作了。
期间的某个傍晚和20年的老朋友一起骑车游胡同,登景山看夜景。那个傍晚,吹着小风的时候,觉得很幸福。
但整个月都觉得项目上的工作索然无趣,而空余时间自己读金融方面的书籍又津津有味,开始陷入孤独的迷茫和困惑。我到底是热爱金融还是厌恶金融?怀疑自己的上升通道正在缓慢的关闭中。
月底,看完了黑孤第三季。

4月
出行越南。独自一人,八天四城。许多美好回忆。
兰州项目结束,开始飞上海做资管项目。时不时能见到亲爱的三姐。而春夏的上海有着极其动人的自然风景。
看完了黑色孤儿第四季。
蓝鬼CP来京,小聚若干次。很欢喜。
但是工作上还是为着老板们的金融专业知识缺乏而头疼。以及每次离开家都恋恋不舍,几度挣扎。
不过整个月的心情,还算是愉悦而踏实的。
5月
月初,决心要继续好好学习金融的基础知识。买了唐涯的《金钱永不眠》。书很有意思。
在蓝鬼的帮助下,从美国订购了康定斯基同心圆的复刻版油画。
开始喜欢真丝,买了一大堆真丝衬衫和裙子,包括HVN那个牌子的裙子。并种草打算今年买一双tods豆豆鞋。
电影看了摔跤吧爸爸,想什么时候去印度看看了。还看了两部日剧,四重奏和东京白日梦女。
工作上,再度认为老板的专业能力不太行,项目很无聊。只是同事们都挺爱我,日子过得还算四平八稳。
月底,开始奔赴杭州度小长假。和草草去中国美院看毕业展,和中学好友们在西湖荡舟。非常快乐的假期。
6月
月初是惯例的公司小黑会。在木星顺行第一天,又在命宫的时候,我升职了。但是也得到许多不好的消息,很多人没有获得公正的评定。好的,或是坏的。我又是一通愤怒又无奈的心情。
在阿草的推荐下,开始看美剧,大小谎言。在飞机上看了海街日记,很喜欢那种温情四溢的梅子酒一般的人生。但我至少目前还不可得。
在上海和ice一起看了Sleep No More。然而不如纽约那场令我念念不忘。都没有写微博记录。不过也已经是我少有的出门看剧时光了。
但与此同时,我知道木星还将碾过我的土星和冥王星,对于办公室政治,仍然不敢掉以轻心。也仍然有很多不安。
月底,大家飞去成都team building。见到了老朋友,还拉我去了成都周边玩耍。

7月
去成都出差。见到多年不见的陈姐姐。以及小野马。
由于最近我的前半生风靡,于是忍不住又把书翻出来看了一遍。果然忘光了。
开始看吴晓波的书,《大败局》。看的惊心动魄,也再次对于金融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有了更多的认识。我在微博里写到“从诸多经典的失败的商业案例身上,感受到改革开放年代商海里的热浪滚滚,也感受到国进民退过程中的很多无奈心酸和怅然。”
还看完了《当呼吸变成空气》,内心的震撼无以复加。
工作上再次暗暗吐槽,作为年薪百多万的、金融行业战略咨询的高级经理,竟然不知道券商直投不能做二级市场。再再次质疑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份工作。“自己忍不住深思,这个工作到底为什么要坚持。仅仅因为有要好的小伙伴,熟悉的老板们?和一群聪明的同事?夜里在心里骂了无数句傻逼。”
要好的同事小姑娘E帮我从佛罗伦萨代购了一双tods豆豆鞋。
报了薄荷阅读,尝试阅读英文小说。第一本,飞屋环游记的原版小说。
月底,开始在北京工作。粉色莲花,不红但仍有甜味的冰西瓜,梅子酒,和千层蛋糕,以及冰火第七季。这个夏天还行吧。
8月
偶然地把HIMYM的最后一季看完了。在飞机上泪流满面。想起曾经深爱过的人。在降落之前看见了天边的双彩虹,很惊喜。
体重仍然在涨,快要逼近130了。
工作上,我们SHE组合里,S和E都忍不住和我吐槽老板们的专业能力不行。我虽然金融基础比她们两个差,但是还是能跟上不掉队的。
月底我和老板聊了两个多小时,还诚恳地提到自己水平不如S和E的事情。事后想起来,那是2017年唯一一次和他的长谈。之后再也没有过交流,却在那个时间点为几个月后被他暗算奠定了口实基础。
9月
工作仍然忙的马不停蹄。
买了纸质书和电子书《历史的温度》。一口气在飞机上读完了。然后开始看《激荡三十年》。
月底,被突然通知表姐的爸妈要来我家住。非常烦躁。连带着工作出错,老板发火。多个月之后,也想起来这个事情,大约也是他开掉我的一个重要导火索。

10月
飞去德国圈家,过了无所事事养生般的半个月。也是非常难忘和温暖的半个月。
在波兰看完《偷书贼》、季羡林老先生的《留德十年》。从海德堡回圈家路上,意外认识个德国女生,在季羡林老先生当年读书的哥廷根大学读法学博士,研究深圳改革开放的法律政策。那时候我哪儿知道,不久后我就跑去深圳做项目,研究改革开放成果了。
还看了好多本东野圭吾。对了还看了本很好的书,《最好的告别》。
在E的怂恿下,终于开始看爸爸去哪儿第五季,结果非常喜欢。在S的怂恿下,开始看明星大侦探,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工作上仍然提不起精神,觉得了无生趣。满满的厌倦。
11月
见到蓝鬼,一起看了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飞机上又看了神奇女侠。喜欢欧洲二战前后的时期。一个人跑去看了电影相爱相亲。
也开始看阿婆的小说,尼罗河惨案,XXX庄园。
离开金融团队,去了个新的项目。新认识一群同事。有意思的topic,有意思的同事们。是我三年里呆过的最快乐的项目组。
买了英语电影听力课程。第一部,怦然心动。
12月
中下旬小黑会。迎来了我被老板挂掉的消息。震惊的脑袋壳子要掉下来。S和E第一时间跑去质疑老板。当然得不到什么真相。我们的SHE就此解散。
这个时间是木星已经离开土星和冥王星所在的命宫,进入第二宫了。
很多个朋友得知这个消息后,找我吃饭,找我聊天,安慰我以及鼓励我。
哦对了这个月还看了陈奕迅新剧,短暂的婚姻。

今天是2017年最后一天。我仍然在学习金融体系知识,也在听爵士乐,回顾这一年的风风雨雨,跌宕和起伏。总的来说,旅行三段,越南、杭州和德国。坚持学习金融和英语。看了美剧、日剧、韩剧还有港剧,电影也没太落下。工作呢,几乎是失去心跳一般的直线的厌倦,到最后的时刻终于是紧绷钢丝线的刹那断裂。翻完自己一年的心路历程,也不再有什么失落、难过和遗憾。这样的结果,几乎是注定会发生的。

而对于2018年,肯定是全新的开始了。无论是裸辞,抑或是Gap旅行,抑或是找到新工作,无论怎样,都是全新的开始。

2017年11月,底

是一个阳光晴好的周日。看完皮克斯的寻梦环游记,回到家中。

电影是经典的皮克斯电影,温情脉脉,又富有哲理意味。梦想要追寻,那要不要不折手段地追寻;梦想与家庭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怎么平衡;死亡这件事,到底应当如何看待。

画面很splendid,缤纷的色彩和庞大空间的立体感都令人wow。但可能我离得屏幕太远了,老是在出戏。

说两个比较令我难忘的点吧。
一个是,忘了是大反派还是埃克托说的,命运让你成为你。大概是这个意思。制鞋匠还是音乐家,这是命运为你选择的此生的路。我当时就立刻释然了。从读IT到从事IT相关工作,折腾了整整十四年之后,我终于还是走到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上。还是让一切交由命运吧。
另一个是墨西哥人对于死亡的态度。是非常令人难忘的乐观和通达。不过如果轮到我,估计是,dont’ remember me, just let it go.

在过了两三年,每个周末几乎都是一个人默默的过的日子后,我已经不太乐意出门去看剧,或者看展,或者看建筑了。和父母的联系也近乎丝线般脆弱。他们唯一挂住我的事情就是,为什么不结婚。而我一个人连朋友都懒得去主动联络走动,为了父母而结婚去和另一个人相守后半辈子这种无聊事情我怎么可能去做。

宁可在家里自己煮饭煲汤,自己听歌看剧。任由阳光暖洋洋的洒在身上。

Don’t remember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