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

我与我的过往理想,距离了十万八千里那么远。

少年时期。
记得读中学时候,我在抽屉里锁着我的日记本。现在仍然记得,我在某一页写着,希望以后工作了,能开着自己的车去上班,把笔记本电脑扔在副驾驶位置上。已经过了二十多年了吧,这一幕从未出现过在我的现实世界里。

青年时期。
等到了真正毕业开始工作时,又有了新的理想。记得那时候我在上海出几个月的差。当时在博客里写,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工作上有专业精神、生活上也能享受乐趣的人。用了一个当时很流行的英文词语来形容。但现在已经忘得一干二净。而博客地址,更是烟消云散。想想十分可惜。那时候我同时在写两三个博客,msn space,blogcn之类的。写给朋友们看的,以及单独写给自己看的。

后来年岁渐长,有了自己的狗窝,生活和情绪也逐渐安定下来。于是又生出了一系列的美好理想。2014年,我正儿八经的记录了一段文字。目前还有案可查。“要游泳很好台球网球都很好。要唱歌很好,写文章写字都好。做一手好菜,知道茶,咖啡和酒的门道。懂的古典的美妙,也听摇滚和爵士。要身材很好,穿什么都好看,懂的时尚和美。要懂哲学美学历史文化建筑和社会学。瓷器,家具都要懂。花草植物,都要知道。也要懂心理学。要去过很多地方,看过美丽风景。在事业上得到认可收获尊重。在生活里永远学习,不肯妥协。” 我一直没有忘记这些,所以事到如今,只能叹一口气说,嗨理想你啥时候来看我,咱俩咋还离着十万八千里呢!

中年时期。
来京即将20年。翩然而至的中年危机感,也并没有放过我这个独来独往的人类。告别所谓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上一份工作,我已经相当的适应每天人潮汹涌的地铁里拽紧我自己的日子。偶尔会想一想未来。

在年少以及年青的时候,我未曾想过环游世界抑或改变世界,甚至连自己要努力奋斗拼搏考上清北的理想都没有过,实在是个胸无大志的平凡之人。反省来时路,我也在想,是不是也有过那么一些时候,我曾经期待有那么一个人出现,能执剑把酒走天涯、并肩看尽长安花。然后就蹉跎至今。但一个人也自有一个人的好处。

关于未来的理想。

当然还是希望能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最美好不过是终能遇见相爱的人,再有一双活泼可爱的儿女。能住在市中心宽敞的高层公寓里。公寓里有大落地窗,能望见花园,也能望见都市夜景的繁华灯火。公寓里有大棵绿植例如绿萝和琴叶榕,也有常年的大盆应季鲜切花又例如茉莉和绣球。还要有最好的音响设备,随时可以听到古典、摇滚、爵士,民谣也行。书房的沙发边除了有盏台灯,还要有一块土耳其地毯。

还希望这辈子能在国外学习或者生活一段时间。不是指旅行。半个月也是不够的。

希望能够有经济实力和头脑能力照顾好父母的晚年,让双亲能有身心健康的最后时光。也就是说,我不能在他们之前走,以及不能放弃努力工作(赚钱)。

自己要早一点立下遗嘱。如果遇到意外就捐献器官,如果失智就选择安乐死。绝不过度抢救。如果仍然孑然一身,钱财转赠表妹表弟家,简单的帮衬左右。届时如果他们也宽裕起来,就捐赠公益组织。书籍唱片衣物等等悉数捐赠。如果有奢侈品包表首饰之类,全部赠予Stella·LAN小胖纸。

目前能想到的就这些。

神情恍惚的一天

早晨六点多被周边噪音吵醒。蒙着头睡了会儿怎么也没睡着。在胸口摸到一个很大的硬块。立刻就打了个激灵。又摸了一次。

然后就陷入巨大的panic。结合最近喉咙痛了一个多月,膝盖疼了一个多月,我的身体到底有多糟糕,就开始害怕。

我还单身啊,我也还年轻啊。以后爸妈怎么办,我是不是来不及加保重疾险了,没买定期寿险好遗憾。房贷又怎么办。是不是得开刀,要不要切除,然后是化疗还是放疗。我一个人怎么完成看病、治疗的慢慢长路。回头还能回去工作吗。还升什么职,背什么单词,奋什么斗,健什么身。我要不要开始写遗书。我还能活几年。要不放弃治疗好了。我有没有足够的钱治病。如果不治疗了,我要怎么活剩下的时光。只睡了五个小时的我,脑袋里一片混乱,和慌乱。

去机场路上,浑浑噩噩的一直在想后续,也顺手查了查资料。为了不堵车而去搭地铁。结果地铁坐错了方向。醒悟过来再下车,时间将将好到机场登机。然后。我又坐错了车。到了机场只能柜台改签,花了500多元。心疼还有啥用。大病当前的。

人生还有哪些不能放弃。还有什么是我特别想做的事情。我不知道。我甚至也不知道我想不想哭。但也并哭不出来。

我非常害怕。

一个人住第X年

高木直子在写完一个人住第九年后,也就是在她40岁的时候开始遇见了另一半,一两年后结婚生子。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在亚马逊看见推送说,高木直子出了新书两个人的头两年。哇塞,好激动,直接去预定了一本。

我也一个人,嗯,住了,多久了呢。大概也是九年或者十年吧。我表姐曾经说,好佩服你,一个人居然不会怕的。但事实上,我却反过来很enjoy独居的日子。很多人轻蔑的说过我,一个人怎么会有许多事要做。我也很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是啊我一个人也非常忙的。

为什么一个人就无事可做?

厨房里可以研究菜谱,可以准备食材,可以下厨炒菜煲汤,还要洗碗洗锅。经常一进去就能很快消耗掉三两个小时甚至更多。但其乐无穷。

书房里可以看书、背单词、听music radio或者蓝牙音箱。我有巨长无比的书单,工作相关的就有金融、经济、财务、战略、咨询等等。更不要说其实我最喜欢看的都真正是世俗无用之书,比如侦探推理、历史趣闻、艺术八卦、经典小说、建筑设计。都屯着,大多没看过。真心希望能有大块大块的完整时间,可以都用来看书。

客厅。客厅最可怕。电视娱乐节目我都能看上好几天几夜,例如一本好书,例如明星大侦探,例如中餐厅,例如中国好声音。最近还开始看音乐剧。RENT的电影版本我至少看了四遍吧。还有美剧、英剧、日剧,blablabla。

哦对还有做家务,无穷无尽的家务活。例如收拾房间,例如扔东西,例如给花浇水。然后就要琢磨怎么能把家务活做的更整洁、更有效率。OK我需要升级工具,那么开始逛淘宝,开始买吸尘器拖地机。一不小心,又跑题去看看淘宝熟悉的店里有没有上新的衣服、鞋子。时间哗啦,又翻过去一大片。

当然还可以出门去健身、去逛街,到公园里去散步,或者去看展览。我是完全可以自己跑去景山看日落的人。以及去旅行。出门前需要花一大把时间做功课,研究交通工具,研究住宿条件,研究历史人文。回家来又要花一大把时间,整理纪念品、整理照片,研究自然风光或者历史人文背后的典故传说。忙的不亦乐乎。

所以在年初有阵子待业家中时候,真恨不得能待业个大半年。那阵子有一次和以前同事们聚会,有人说到在家赋闲太久也是无聊。我说怎么会呢,我可以(一个人)玩好久都停不下来。

一个人多自由自在。怎么会无聊呢。我一个人住了N年,都没有腻味过。到今天仍然乐在其中。非常喜欢在自己可爱的小家里宅着。从早到晚,伸懒腰、打哈欠,喝咖啡喝牛奶、喝茶喝酒喝汤。我想,大约到老,自己都不会厌倦的。

仰望星空

两周前,在深圳见了Sharon。这是她告别单身后的多年以来我们第一次单独见面。聊起她刚看完至爱梵高的电影,她激动的语无伦次,完全无法跟我正常描述影片到底说了些什么,又是以何种形式呈现。

抱着极大的好奇心,我大早上起来看了这部电影。

故事非常简略,简略到似乎还没展开完整画卷,就忽然收了尾。期间我想起中学时候第一次在美术课本上看见星空的瞬间内心的震撼,想起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杜塞尔多夫美术馆零星看到过的梵高的画作,默默地问自己,是不是未来应该去一次荷兰。

我仿佛能理解梵高的孤独,和临死前的绝望。区别只是我是普通人,我没有任何天分。所以对于人世间的情感体验,可能不会那么深厚、铺天盖地。但是孤独也快要吞噬掉了我。

也想起那句老话,对于英雄主义的解读。看清了真相,仍然热爱这个世界吗?仍然还能善良、心怀正义和怜悯吗?我也希望我能够。但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

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当starry starry night响起来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及其克制地掉了眼泪。最后发现,整个影院只有6个人。